V8哈希
前段时间,一位好友在聚会中向我倾诉她的烦恼。
她的女儿今年刚升入一所省属重点初中,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挑战,以及三年后的中考压力,好友想继续沿用小学期间的管教方法。
于是,每当女儿学习时,她总会在一旁观察,不时指出女儿的阅读速度不够快,作业写的不够工整。甚至在女儿做练习题时,她也会忍不住提醒女儿应该用另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去解答。
然而,好友的努力似乎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。相反,她发现女儿最近变得越发沉默和消沉,对学习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。更令她担忧的是,女儿与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。
听完好友的诉说,我深有感触地叹了口气,给她提了一个问题:
“试想,如果你在工作中竭尽全力去完成一个项目,但你的同事却一直在旁边指手画脚的,对你的每一个决策都提出质疑,你会有何感想?”
好友默然。
的确,过度的纠正和干预只是家长的自我安慰,至于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。
孩子需要的,当然不是无休止的指责和纠正,而是父母的信任、支持和鼓励。
只有在自由、宽松的环境中,孩子才能勇敢地探索、试错,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。
01 过度纠正孩子,会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近日,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关于“过度干预型家庭教育”的讨论热潮。这种教育的特点在于,父母对于孩子的每一个小错误都过于敏感,动辄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进行批评教育。
这些所谓的“错误”有多微不足道呢?
可能是孩子摆放书本时稍微歪了一点,写作业时橡皮擦得不够干净,或者是与朋友玩耍时声音稍微大了一些……
然而,这些在父母眼中都成了不可饶恕的“罪行”,他们迫不及待地指出孩子的不足,试图通过严厉的言语让孩子立马“改正”。
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共鸣:
“小时候,我因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,就被父母训斥了好几天。从那以后,我每次拿东西都小心翼翼,生怕再犯同样的错误。”
这些经历让我们不禁想起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句话:
“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的。”
古语云,过犹不及。
当父母过于强调孩子的错误,甚至将其上升到人格、未来等层面去进行批判时,孩子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,认为自己是一个“失败者”、“不值得被爱的人”。
曾有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过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:
一个小男孩,在父母的高压教育下长大。从小到大,他无论做什么都会遭到父母的指责和纠正。渐渐地,他变得极度自卑,认为自己一无是处。最终,在一次与父母的激烈争吵后,他选择了离家出走。
当父母在焦急地寻找他时,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愚蠢。但这一切的根源,都在于父母那无休止的指责和纠正。
过度的指责和纠正,往往会让孩子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。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,怀疑自己的能力,甚至怀疑自己的人生意义。
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很难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认知,更谈不上拥有自信和勇气去面对未来挑战。
因此,作为父母,我们应该学会适时地放手,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支持。让他们在错误中成长,在挫折中坚强。
只有这样,他们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。
02 频繁指责孩子,会摧毁孩子的自我认知李玫瑾教授在《心理抚养》一书中分享过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:
她曾接触过一位年轻的妈妈,这位妈妈对自己的女儿要求极高。
小女孩才五岁,但妈妈却已经为她规划好了未来的学习路径,从钢琴到舞蹈,从数学到英语……
然而在一次家庭聚会上,小女孩为大家表演了一段舞蹈。或许是因为紧张,她的动作频频出错,节奏也跟不上。
母亲在旁边看着,脸色越来越沉。每当女儿跳错一个动作,她就大声地指出来:“错了!这里应该是这样……”
舞蹈还没跳完,小女孩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,跑回了房间。
李玫瑾教授指出,这位母亲的做法,实际上是在摧毁孩子的自我认知。
一个总是被指责的孩子,会逐渐失去自信,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,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。
亲子教育专家张雪峰也分享过类似的经历。
他的一位朋友,对自己十岁的儿子总是看不顺眼。无论孩子做什么,他都能找出一堆毛病来。
有一次,孩子兴冲冲地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给父亲看。父亲却冷冷地说:“这是什么?颜色涂得这么乱,线条也画得不直,你看看你画的是什么东西?”
孩子原本兴奋的小脸,瞬间变得黯淡无光。
张雪峰感叹道,这样的教育方式,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,越来越不敢尝试新事物。
教育专家孙云晓在《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》一书中写道:“孩子是在尝试中成长的,只有让他们自由地尝试,才能培养出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。”
父母若总是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,不断地指责他们的不足,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胆怯,越来越不敢突破自己的舒适圈。
真正的教育,应该是鼓励孩子勇敢尝试,让他们在试错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价值。
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成长为自信、独立、有创造力的个体。
03 家长最深沉的教育智慧,是抑制改造孩子的冲动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:
有两位刚刚成为母亲的女士,第一位母亲,孩子刚开始学走路,她总是情不自禁地插手,各种搀扶和纠正。
结果孩子总是踌躇不前,再后来孩子变得“胆小”,他说,妈妈,我怕摔。
而另一位母亲呢,孩子不管走得如何跌跌撞撞的,她总是对孩子的努力大加赞赏,偶尔轻轻扶一把。
结果孩子在尝试中越走越稳,步伐也越来越自信。
其实,养育之道,亦是如此。
不插手、不强制,赋予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,方能点燃孩子的自主性与创新力。
曾以惊艳表现赢得“少年科学家”称号的李昊,这样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:
自记事起,几乎所有的选择,父母都会让他自己做决定。
无论是课余时间的安排,还是兴趣爱好的选择,父母都会尽可能地让他去思索、去抉择;给他舞台去尝试、去创新。
正是因为李昊的父母如此“开明”,才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习惯,敢于挑战的精神,使他愈发有见地。
在中学的几年里,当同龄人还在迷茫、不知所措的时候,李昊已经明确了未来的方向,并为之努力。
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达数十年的追踪研究显示:
在孩子成长的路途中,最关键的并非是灌输了多少知识,提供了多少指导。而在于是否帮助他们塑造了诸如毅力、自我调控、求知欲、责任感、勇气与自信心等宝贵品质。
而这些品质的塑造,恰恰需要的是自由、是尝试、是实践、是担当。
家长最深沉的教育智慧,便是抑制改造孩子的冲动。
汲取了过往的教训,陈美龄在后来抚养儿子时,就开始抑制自己改造孩子的冲动:
儿子小时候经常弄乱房间、忘了带作业、在墙上涂鸦,甚至搞些小恶作剧,她都心平气和。
即便有时造成了一些小麻烦,她也从不对孩子发火。
儿子上学后,开始对各种“新奇”事物感兴趣,她也从不阻拦。
等到儿子小学毕业时,已经对天文、地理、历史、科学等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。
每当孩子学习或探索时,她就在一旁安静地做自己的事,从不轻易打扰。
在陈美龄的悉心培养下,她的三个儿子都考入了斯坦福大学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霸。
教育的最高境界,不是要将孩子塑造成我们心中的完美形象,而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,成为最好的自己。
多一分理解、少一分苛责,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与成长,方能撑起孩子的自尊与自信,助他们勇往直前,自由翱翔。
结语杨绛先生在《我们仨》中有一句话触动了我:
“往往在我们最不经意的一瞥间,岁月已悄悄溜走,而那个曾在我们膝下嬉戏的小孩,也渐行渐远。”
育儿之路,固然是布满了各种未知与挑战的漫长旅程。
倘若我们为孩子扫清了所有障碍,那他们又如何能学会独立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呢?
作为父母,最深邃的教育智慧或许就在于:能够从容淡定,不急于求成地去改造孩子,而是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,允许他们在错误中成长。
让我们一同倡导这种缓慢而又坚定的教育方式,以温柔的力量,守护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。